人/气/名/师

郝晓涛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教授
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郝晓涛,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IOP, FInstP),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目前担任国际薄膜学会Thin Films Society区域副主席(Regional Vice President),墨尔本大学名誉研究员(Honorary Fellow),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学家会员,Scientific Reports、3D Research (Springer)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有机半导体物理、有机太阳能电池、超快光谱学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到目前他人引用次数2200余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邀请报告30余次。曾任国际薄膜大会组委会委员暨有机电子分会召集人、SPIE Nanophotonics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大会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分会组委会委员。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励基金(JSPS Fellowship)、日本化学会CSJ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韩萌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韩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入选者。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部《教育成果要报》、《光明日报》等CSSCI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转载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9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全文转载1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香港“联校教育社科医学论文”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山东省青少年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学术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香港“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等多项奖励。
谭业邦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教授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所和教育部特种聚集体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和水溶性高分子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4项及省级课题7项,横向课题20项,发表论文15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4项。目前兼任山东省化学与化工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编委、石油工业标准化专家。
武科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副教授
男,汉族,1978年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硕士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地下工程结构稳定性与灾变机理、土木工程基本理论与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2018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企事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另外,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完成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与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40余篇(SCI检索10篇,EI检索的27篇),专著5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
戴瑛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教授
理学博士,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从事半导体光催化电子结构调控及其微观机理研究、新型二维材料的微观结构、新物理效应及其性质调控等研究。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在Phys.Rev.Lett.、Nature Commun.、ACS Nano.、Nano Lett.、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及 Light: Sci & Appl.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SCI引用2W+次, ESI高被引论文25篇,个人H因子76。2017年出版译著《二维纳米材料》1部。获教育部和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承办国际国内会议(共同主席)。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大学)主任;教育部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年、2019年连续入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Clarivate Analytics Highly-Cited Researchers)。